当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学探索 > 正文

45亿年前,地球也曾拥有过星环,但它后来形成了月球?

土星是太阳系内唯一拥有明显星环的行星,天文学家认为它的星环,来自一颗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卫星,并且最快一亿年后,土星就将失去它的星环。

因为土星环本质上是由冰和岩石碎片组成的,它们一直在受土星引力的影响向土星坠落,因此土星环注定只是一个暂时现象,那么地球如果有星环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地球是有过星环的

因为天文学家认为,现如今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是地球诞生之初和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相撞后的产物,是碎片在引力作用下聚拢成了月球并成为了地球的天然卫星,所以在在地球刚和那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的时候,产生的碎片是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先形成一个绕地球公转的星环的,然后才会在引力作用下形成月球。

甚至考虑到太空的稀薄,以及当时撞击的惨烈,有天文学家认为地球附近现在依然存在一个星环,即当时的碎片并未全部变成月球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可能存在的星环极其稀薄,而且轨道很高,只有在距离地球很远的地方从特定的波段才能看到,所以目前我们还没发现这个隐藏的地球星环。

在太阳系里,除了土星外,木星和天王星以及海王星也是存在星环的,韦伯望远镜就从中红外波段拍到过这三颗行星的星环,但肉眼是看不到它们的,因为在远距离状态下星环本身的反光很弱,在可见光波段拍摄很困难,只有韦伯望远镜能拍到它们。

和土星环是撕碎卫星所产生的碎片不一样,太阳系里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星环,都来自于它们自身的引力吸引,尤其是木星本就临近小行星带,所以完全能吸收小行星带内的物质来组成星环,天王星和海王星虽然在太阳系外侧,但也不缺乏彗星和水冰物质。

从星环的形成机制上看,如果未来月球和地球的距离不断缩短的话,当两者的距离小于3800公里时,月球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碎变成地球的星环,不过同时也会有大量月球碎片撞上地球,并且新形成的星环也将在白天反射太阳光,晚上也会反射太阳光,到时候从地球上看去星环就好像是地球的一圈极光束带。

不过事实恰好相反

由于地月系的角动量守恒,天文学家发现月球其实是在不断远离地球,而且是从几十亿年前就开始了,现在月球每年都会远离地球3.8厘米,几百万年后月球在天空中的大小就将显著小于太阳,也就是说到时候月球将不足以挡住太阳的全部,地球上的人从此只能看到日环食而看不到日全食了。

总体来看

不论是目前太阳系里行星的星环,还是地球曾经的星环,它们本质上都是引力作用下的结果,而人类文明未来如果科技足够发达的话,也许能实现操纵引力,到时候给地球造一个星环也不是不可能的。

分享至:

科学探索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