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学探索 > 正文

双缝干涉实验:平行宇宙或许存在,科学家用实验揭开神秘面纱

在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个神秘的领域,其中一个引发了人类无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平行宇宙。平行宇宙是一种超越我们熟知的现实的存在,它们与我们的宇宙共同存在,但却在不同的维度和时间轨迹中演绎着独立而多样化的故事。

当我们想象平行宇宙时,我们不禁思考着这个世界的不同可能性。也许在某个平行宇宙里,地球上的历史发展出了不同的轨迹,一切都与我们所熟知的完全不同。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科技的进步可能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奇迹。还有一些平行宇宙,可能与我们的宇宙相似,但微小的变化却引发了巨大的影响,让我们的生活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平行宇宙的概念早在科学与哲学的交汇点上就有所探讨。量子力学中的多世界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它提出了宇宙的分支结构,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可能的现实。这种理论认为,在每个瞬间,宇宙会产生无数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是一个平行宇宙的诞生。

尽管平行宇宙仍然属于科学界的探索领域,但它已经成为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的常见主题。从《时间机器》到《黑镜》,从《星际穿越》到《终结者》,平行宇宙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让我们思考和质疑现实世界的本质。

然而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物理学家们曾进行过离奇的双缝实验,或许揭示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光微粒说与光波动说

18到19世纪,关于光到底是以粒子还是波动的形式传播的争议很大。在17世纪,牛顿提出了他的光学理论,认为光是由微小的粒子(被称为光子或光线)组成,这些粒子以直线的方式传播。根据牛顿的观点,光的颜色是由这些微小粒子的属性决定的,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粒子。牛顿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来支持他的粒子理论。其中包括他的经典实验,比如将白光通过一个棱镜,产生了光的分散现象,形成彩虹色谱。他还提出了粒子理论来解释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然而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认为光是像声音一样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了证明这一点,托马斯·杨设计了著名的双缝实验,希望能够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从而支持光的波动理论。

他在一个不透明的隔板上,开了两个非常细小的狭缝,使光能够通过。光源照射在这个隔板上,然后在隔板后面放置一个接收屏幕。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就会在屏幕上形成图样。如果光束是由经典粒子组成,那么屏幕上就会显示两条对应缝隙形状和大小的单缝图样总和;然而事实上光通过两个狭缝后会出现干涉现象,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情况是因为光在传播中,像是水波一样产生了互相干扰,这证明了光其实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在此之后,光微粒说逐渐式微,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理论上的突破。

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后,会发射出电子。根据传统的波动理论,预期光的能量会被连续地传递给金属中的电子,直到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解脱。然而,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当光照射的频率高于某个阈值(称为截止频率)时,电子会立即发射出来,即使照射光的强度很低。这是与波动理论不符的。

爱因斯坦提出的解释是,光的能量是由一系列离散的能量单元组成的,这些能量单元被称为光子。光子具有粒子性质,每个光子携带一定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当光照射到金属时,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电子。只有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中电子的束缚能时,电子才能被解脱出来。

这个理论突破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质,并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观察结果。它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对光的本质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爱因斯坦的解释中,光既可以解释为粒子(光子),也可以解释为波动(波动性质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离奇的双缝实验

在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后,科学家们对双缝实验进行了升级。在传统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我们不对光子进行观测时,光通过两个狭缝形成干涉条纹。这是因为光被视为波动性粒子,

同时通过两个狭缝后,在接收屏幕上产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为了监测光子到底通过了哪个缝隙,科学家们加装了能检测光子的探测器,这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在接收屏幕上我们只会看到光点的分布,而不再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起初科学家们以为是实验设备处了问题,但更换实验设备,并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后都是这个结果。这个变体实验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观察者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纵观整个实验,观察者的选择并不会改变光子通过的具体狭缝,也无法预测光子在探测屏上的具体位置。这些结果是完全随机的,无法被观察者的选择所操控。但事实是当我们观测或测量量子系统时,我们的观测行为会干扰到系统自身的状态。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观测光子的行为改变了光子的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就好像光子“察觉”到了人的监视,从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平行世界的存在

1909年,杰弗里·泰勒爵士设计了一个精致的双缝实验,他使用极弱的光源使得每次只有一个光子通过双缝。结果屏幕上依旧显示出干涉图样(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显示出这个光子具有自己干涉自己的能力,它似乎能够同时通过两个狭缝。后来人们继续用单电子做实验,发现电子、中子、原子、甚至分子,都具有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人们称其为量子态。

物理学家们又仿照之前的实验,试图通过仪器测定电子究竟通过了哪条缝。结果发现同一时间永远都只有一个仪器侦测到电子,而且屏幕上也不再显示出干涉图样。

为此,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当我们没有观测时,量子粒子(如电子)可以通过两个缝隙同时存在的概率幅分布。这意味着粒子的量子态是一个叠加态,包含了通过每个缝隙的概率幅。然而,当我们进行观测时,例如放置一个检测器来确定粒子通过哪个缝隙时,量子系统会发生量子坍缩,从而确定粒子的位置。这意味着粒子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上,只通过其中一个缝隙。观测的过程会与量子系统相互作用,引起量子态的坍缩。

另一个著名物理学家埃弗雷特则为此提出了著名的多世界解释,当我们对量子系统进行观测或测量时,并不会导致量子态的坍缩。相反,系统的量子态会分裂成多个并行的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种可能的测量结果。换句话说,观测过程不会导致唯一的结果,而是在不同的分支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在多世界解释中,每个分支都代表一个"世界"或"实体",这些世界在观测过程中同时存在,但彼此相互分离。简单来说,就是电子在通过双缝后,实际上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世界只能观察到它通过左边狭缝,而另一个世界则只能观察到它通过右边的狭缝。薛定谔的猫也是同理,世界因为观察分成了两个,一个是原子衰变猫死了的世界,另一个是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结语

双缝实验堪称世上最离奇的实验,它测量出的量子特性暗示着平行宇宙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寻常的认知。或许在世界上真有无数个平行世界,也有无数个“我们”。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分享至:

科学探索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