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学探索 > 正文

天文学家发现:在40亿年前,火星才是太阳系的宜居行星

天文学家认为:40亿年前太阳系里真正的宜居星球不是地球,而是火星。

今天我们在火星上看到的河流遗迹以及海床,都是火星曾经拥有海洋和生命的证据,并且在火星质量和引力小于地球的情况下,科学家相信火星上的河流和海洋比地球上的更活跃也更丰富,生命诞生的几率也更大。

根据目前复原的原始火星图像,天文学家发现40亿年前的火星被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包围,它们很好的锁住了火星的热量,当时火星北半球的大部分都被海洋覆盖,剩下的陆地形成了火星上的各个大洲,科学家相信在当时的火星上很可能存在复杂的生命,甚至具备初级文明的火星智慧生命。

然而随着后来火星内核的突然冷却,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今天的理论认为,火星内核是因为火星质量太小所以冷却的,进而导致了火星失去了全球性的磁场无法抵御太阳风侵袭,于是火星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就被削弱到了只有地球大气层厚度1%的水平,同时火星上的海洋和河流也被太阳风蒸发殆尽,只剩下火星的南北两极还能用低温保留一部分固态水资源。

NASA的火星车证明,现阶段的火星地下仍然有液态水,也许在火星地下湖泊中,未来的宇航员们能找到火星微生物,但在现阶段前往火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的情况下,想寻找火星地下生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科学界普遍认为,现阶段的技术无法大规模前往火星开展探测,因此马斯克的2030年移民火星更多是个噱头,也许他的火箭真能把人送到火星,但开发火星是远远无法办到的,2050年左右人类文明也许才具备了小规模往返月球的能力,至于火星也许要等到本世纪末才能实现了,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火星都还是一颗遥远的星球。

火星车对火星内部的探测表明,现阶段的火星核心区域是一个固态的由铁、硫和镍组成的大而重的核心,其半径是整个火星的一半多,在巨大压力的作用下这个核心呈现固态,而不是像地球那样的液态铁镍流动状态,因此火星才失去了全球性的磁场,在火星的核心区域之外是一个厚约1200公里的地幔,再往外是一层厚50公里的地壳。

从结构上来看,火星和地球无疑是高度相似的,因此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只要让火星内核再次融化并具备流动性,那么火星就能恢复原来的磁场,这样一来不论是改造火星大气还是火星的缺水环境,就都不会再因为太阳风而功亏一篑了。

所以开发火星之前首先要改造火星,这是科学界的共识,至于改造的方法目前则有很多,NASA主张在火星和太阳之间部署一个大型反射镜,通过调整到特定的角度去融化火星两极的固态冰,这样一来火星就会重新出现海洋,但问题是在没有磁场的火星,海洋就算出现了也不可能存留下来。

总体来看

探索火星乃至改造火星到开发火星,是一件很漫长的工程,整个人类文明可能要为之花费数百年的时间,希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分享至:

科学探索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