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 26年仍升迁25次 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皇帝宋仁宗。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常常导致一部分人成为特权阶层,他们几乎不受法律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有能力改朝换代,这在当今社会是难以想象的情景。然而,并非所有特权阶层都能为所欲为,至少在包拯的时代,即使是钦差大臣、皇亲国戚也无法藐视法律。

在官场上,升迁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送礼和拉拢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升官几乎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有许多官员一辈子都未能晋升,而包拯却是个例外。虽然包拯并不是青年得志的代表,据记载,他开始仕途时已经28岁,错过了一段黄金时期。此外,他在任职期间还曾因守孝而停滞十年,几乎有半生时间没有得到晋升。然而,这些逆境并没有影响包拯的升迁速度。他一生经历了25次升官,甚至在去世后被封为礼部尚书,这明显显示了他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包拯能够频繁升迁与他的卓越政绩有很大关系。作为包青天,包拯的破案率几乎达到了100%。无论案件多么棘手,无论案件的背后涉及何等权贵,包拯都敢坚守公平执法的原则。在北宋时代,他成为了一股清流,凭借这些政绩,包拯几乎无法不升官。

正是因为他的公正执法,包拯注定会得罪许多人。不少人试图陷害他,甚至暗杀他。然而,包拯却始终平安无恙,最终安享晚年。这是因为包拯背后有坚固的支持,三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了他的靠山。

包拯的第一个靠山是他的同窗好友。封建时期,官员往往选择抱团取暖。一些学生会互相团结,维系长久的友谊。包拯也有众多同窗好友,其中包拯的亲家文彦博和韩琦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支持者。这些同窗好友在不同岗位上分布广泛,特别是文彦博,他和包拯是亲家,这使得包拯能够直面朝廷内的王公大臣和皇亲国戚的指责,每当有人试图陷害包拯时,他们总是义正词严地捍卫包拯的清白。

由于包拯为官清白,坚守原则,因此这些同窗好友通常能够轻松地为包拯辩护,尤其是在包拯不犯错的前提下。这些人还善于为包拯请功,每次包拯破获重大案件,他们都会尽力争取赏赐,这进一步助长了包拯的声望,使他不断升官,这和他们的紧密关系密不可分。

这个靠山并不是绝对牢固的,因为这些同窗好友仍然是官员,无法与皇亲国戚相抗衡。当他们无法应对特权阶层时,包拯的第二个靠山出场,那就是当时的皇帝宋仁宗。

包拯能够毫不畏惧地破案,甚至直接斩杀皇室成员,皇帝宋仁宗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宋仁宗是一位比较仁慈的皇帝,虽然也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和不敢触怒的人,但他有一项特质,那就是坚持依法判决。在他的统治下,皇帝与百姓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如果有人犯法,无论其地位如何,皇帝都会公平执法。这个原则让包拯能够放心执法,只要他不犯错,就不会受到弹劾。这种协作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惠互利的配合,包拯获得公正执法的机会,而宋仁宗则有了一个官员帮助整顿贪官污吏,这样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大有裨益。

宋仁宗并非包拯最强大的靠山,包拯最大的支持来自宋朝的千千万万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个古老的格言。虽然君主权力巨大,但却不敢直接蔑视百姓。一旦百姓选择反抗,无论国家有多强大,都可能在瞬间土崩瓦解。包拯因多年来的公正执法获得了几乎所有百姓的支持,任何人试图诬害他都必须面对百姓的反对。百姓的声音虽然不如权贵大臣那么强大,但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百姓彻底认可一个官员,将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使他们敢于与官员甚至军队对抗。无论权贵还是官员,在他们试图危害包拯时都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这股力量反噬。

包拯在确定了公正执法和频频破案的同时,也建立了与宋仁宗和百姓之间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牢不可破,任何人都无法破坏。一旦有人试图越界,宋仁宗也会挺身而出。对于皇帝来说,百姓的支持和声誉至关重要,包拯的出现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使他能够坚决维护公正,并协助解决朝廷内的贪官问题,同时无需他自己出面,这对于维护国家秩序是非常有利的。包拯所代表的清廉形象成为整个宋朝的福音。尽管他也曾多次害怕自己的秉公执法会让他丧命,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相信宋仁宗,相信百姓的力量,而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虽然他得罪了不少人,但更多的人成为了他坚实的支持者。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