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一个兵每月才40斤大米?从洪承畴奏疏看清军绿营兵的生活水平

清朝钦命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内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在永历二年(清顺治四年)七月四日十分详细地记录了安徽清朝绿旗汉军的驻防状况以及各营具体的军官和士兵的数量,还有士兵们的军饷粮食的配置情况。

 

主要涉及的绿旗部队有:安徽巡抚标营、池太总兵标镇、徽州总兵标镇、广德总兵标镇、宁国营、安庆营、芜采营、池太兵备道标营、徽宁兵备道标营、安庆兵备道标营。诸兵备道员其监察职责远远大于战斗职责,所以其标营人数非常少,只有201人,其设中军守备一人,除去中军守备之外,有骑兵30人,步兵170人。巡抚标营有游击将军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总兵标镇分为左营和右营,各设游击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中军官一人。

具体人数:安徽巡抚标营有808名官兵;池太总兵标镇有1429人;徽州总兵标镇有1303人;广德总兵标镇有678人;宁国营有副将一人,官兵812人;安庆营有副将一人,官兵1012人;芜采营有副将一人,官兵812人。

咱们再看江苏苏州、常州、镇江、松江这四个府的情况。主要涉及的绿旗汉军部队有江宁巡抚标营、松江府提督标镇、刘河营、金山营、拓林营、青村营、南汇营、川沙营、宝山营、吴淞营、苏州府总兵标镇、福山营、平望营、崇明营、常州府营、江阴营、宜兴营、孟河营、杨舍营、无锡营、靖江营、镇江营、永生洲营、苏松兵备道标营、常镇兵备道标营、浒墅钞关营。各州府县城都有守军,人数均在一二百名左右,以上诸营均最早创设于明朝。江宁巡抚标营相比于安徽巡抚标营规模更大,人数更多,陆军分左右营,设有游击将军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水师也分左右营,有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共计官兵4044人。

而松江府提督总兵标镇的人数也更多,分为左中右三营,每营有官兵1075人,设一副将,中军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合计3200余人,而受其管辖的有刘河营、金山营、拓林营、青村营、南汇营、川沙营、宝山营七营,每一营多则一千余人,少则五六百人,松江府提督麾下共计马步兵7275人。

苏州总兵镇标分左右两营,每一营和之前所说的一样,设游击一人,或者选一名副将管游击事,中军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左右两营都有808名官兵,共计1616人,下管辖福山、平望、崇明三营,三营每营有绿旗官兵800到1000人,设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苏州总兵麾下共计4250人。常州府未设总兵一职,只有副将一人,命令其管参将事务,部下有1012人,下辖江阴营、宜兴营、孟河营、杨舍营、无锡营、靖江营,每一营有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官兵人数少则300人,多则1000人,常州府清军总人数为3432人。

镇江营有副将一人,中军一人,千总两人,把总四人,所指挥的清军官兵1412人;永生洲营设游击一人,中军一人,把总一人,官兵233人;十六分洲分防乡兵313人,设把总一人;埤城分防乡兵420人,设立把总一人。镇江副将麾下人马2380人,不过步兵大多数都是“乡兵”;苏松兵备道标营只有200人,由一名中军守备带领;常镇兵备道标营也只有200人,有一名中军守备带领;浒墅钞关守军有100人,因此只设一名把总。各县之内也有守军,人数在200人左右。苏松常镇四府总计守军兵力23260人。

明军。

好了,咱们现在看看这些清朝军人的待遇,大大小小的将官和绿营马步兵每月的工资有多少呢?总兵每月工资60两;副将每月工资30两;游击参将每月工资20两;千把总每月工资2两;都司守备每月工资7两;步兵每月可得银一两,米三斗;骑兵每月可得银一两五钱,米三斗;乡兵每月只得银八钱,米一斗;战马骡子的饲养费用每月一匹给银九钱。如果不看每月分得的米的话,那乡兵真是惨啊,马和骡子这种牲口每个月都能得银九钱,乡兵一人却只能得银八钱,你还不如……

但是人家每月还是能得米的,正规军每名官兵每月分得三斗,乡兵每月只有一斗,这实际上也是军饷的一部分。在顺治初年,江南地区的米价是非常高的,一石米换算一下是140斤,要白银二两,一石又分为十斗,也就是说每名官兵每月不仅能得银,还能得米40斤左右,乡兵只能得14斤。

但这些米那不是只供一个人吃,而是要养活一大家子,你就算一家子就当兵的自己,一个儿子,老婆三个人,一个月40斤米够吃吗?而且大概率还会有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之下,更何况一家子不可能就三个人。有人可能说那一两银子呢?这些钱这清军下层士兵还是留着去修自己的武器和盔甲吧,毕竟盔甲武器坏了要自己修,而且问题在于,日常吃饭能只吃米饭吗?不得买菜吗?除了口腹之需之外,肯定还有衣服的问题,这些都是要花钱的。不过以上的这些粮食银两的供给是非战斗状态下,如果一旦有战事,那便会有另外的补贴,比如行装银、盐菜银、口粮银之类,但是清政府的此类开支在清中后期之前是十分混乱的,更不要说在明清战争尚未结束的顺治年间,再考虑到有个别缺了,大多的长官克扣军粮军饷,一个兵能领到多少的粮食,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里还是要和占据云南的大西军待遇对比一下“凡兵丁日支米一大升,家口月支米一大斗,生下儿女未及一岁者,月给半分,至三岁者如家口”这官兵的家属每月也只有一斗,但问题在于当兵的本人每天就能得米一升,明代的一 升是1.5斤左右,有新生的孩子每月还能有补贴,当然三岁之后就没了。不过考虑到守卫田阳的关有才,刘镇国部孙可望军就是因为缺粮缺饷四处抢劫导致大营空虚,然后被李定国趁虚而入,由此可见《滇南纪略》中所记载的明军待遇也只是理论上的标准而已,实际情况怎么样,只有当时人知道了。

所以林起龙说清军绿营下层官兵的生存状况是非常糟糕的“今城守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步战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五钱,除扣克外一月之中,日用蔬菜所需,冬夏衣服所需。修整器械鞍辔所需,一人之身,仅能存活若有父母妻子,则艰难甚矣,然使按月支放,犹可度日,今近则数月远则半年,犹斩而不与,贫乏之兵,何以自支?”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