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短短一年时间 蒋介石做了什么 就掌握了国民党大权

得到了国共国际的支持。蒋介石,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从1925年的广州大本营开始,当时的他还只是个黄埔军校校长和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相对而言在国民党内部并没有太大的权力。短短一年之后,他却成为了国民党的领袖,将孙中山先生原本安排好的接班人都挤下了台。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一年里,蒋介石经历了不少波折和坎坷。

一、蒋介石的崭露头角

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他原本安排的接班人是胡汉民,但由于内外因素,胡汉民的地位并不牢固。当时,中国国内政治的主导力量涉及苏联、国共两党,以及国内众多派系。胡汉民作为代理大元帅,本应继续领导国民革命军,然而,他在权力斗争中备受挑战。

蒋介石则因与苏联人合作,表现出坚定的左派倾向,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在当时乱世中,苏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蒋介石的关系网逐渐壮大,他的政治地位逐渐上升。虽然蒋介石在取得黄埔军校校长职位时面临了不少竞争,但最终还是依靠结拜兄弟张静江和许崇智的帮助成功赢得了这个职位。

然而,尽管蒋介石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但在国民党内部,他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地位。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蒋介石并没有获得太多实质性的职务。他的竞选失败,甚至连位于17名候补委员中的一个席位都没能赢得。这个失败让蒋介石感到沮丧。

二、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夺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迅速升级。孙中山原本指定的继任者是胡汉民,他在暂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的领导职务。然而,汪精卫对此并不满意,他也主张自己有资格继续领导国民党。而当时还有另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即廖仲恺,他倾向于推动革命事业,不太在乎权力。

在这个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汪精卫通过参与制定孙中山的遗嘱并与苏联人合作,希望争取成为国民党的领袖。胡汉民的地位因此变得不稳固。然而,胡汉民并不是唯一一位渴望领导国民党的政治家,还有许崇智,他也渴望取代胡汉民的地位。

在这一混乱背景下,1925年3月,廖仲恺遭到刺杀。这个事件引起了轰动,虽然事件的真相并没有明确确凿的证据,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汪精卫和蒋介石。汪精卫获得了国民党权力的核心,蒋介石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三、蒋介石面临的挑战: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的上位和苏联的军事顾问鲍罗廷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但不久之后,鲍罗廷被调回苏联,取而代之的是季山嘉。虽然一开始蒋介石与季山嘉相处愉快,但随着北伐计划的提出,两人的分歧逐渐加剧。蒋介石支持北伐,认为这是实现孙中山先生遗愿的重要途径,但季山嘉坚决反对北伐。

背后的原因是苏联人不想支持蒋介石的北伐,而是更倾向于支持郭松龄反对张作霖的计划。由于苏联在中国北方有两位盟友,分别是北洋政府的冯玉祥和郭松龄,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推翻张作霖的统治。苏联相信如果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北方将进一步受到他们的影响。

这也引发了国内不同派别之间的复杂争斗。右派势力在蒋介石去抗拒苏联的同时,计划挑拨蒋介石、苏联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反蒋介石的传单,并有意夸大蒋介石与苏联的矛盾。

这一计划引发了“中山舰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国民党右派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行动,以挑拨蒋介石、苏联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国内政治的混乱。

四、事件的发展

“中山舰事件”发生在1926年3月,蒋介石被误导,将中山舰开到黄埔,最初并不知晓这一行动的真正目的。然而,蒋介石很快明白中山舰的出动可能是一场政治阴谋。

汪精卫询问蒋介石是否要前往黄埔,蒋介石对此感到困惑。他随后接到通知,称中山舰已经到达黄埔,但苏联人要求参观舰只,导致中山舰的回程也成了一个问题。蒋介石的团队被误导,以为苏联人对他不再忠诚,认为他应该放弃权力。不久后,中山舰事件进一步恶化。

为了维护权力,蒋介石下令戒严,围困了苏联顾问的住所,驱逐了国共军中的共产党员,导致了政局的不稳定。然而,蒋介石很快意识到这一行动并非自己所为,而是一场阴谋,为了保全自己,他最终选择辞职并公开道歉。

五、蒋介石的崛起和苏联的背后操作

尽管蒋介石卷入了“中山舰事件”,然而,事态却发展出乎他的预期。汪精卫首先选择撤离,不再参与政局。这让蒋介石获得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尽管他原本准备退出政治舞台。

苏联在事变后改变了态度,调回了季山嘉,派遣了鲍罗廷来广州,表示支持蒋介石的北伐计划。苏联之所以改变态度,是因为北方的两位盟友(冯玉祥和郭松龄)的政治地位都岌岌可危,苏联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来维护在中国北方的利益。

蒋介石的崛起得到了国共国际的支持,他被视为中国的代理人,有望在中国内战中取得胜利。然而,蒋介石的政治选择后来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期望发生了背离。蒋介石与英美建立了联系,最终与苏联疏远。这个政治选择塑造了蒋介石一生的政治生涯,成为中国国民党的领袖,直到去世。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