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临死前,刘邦为何拼命要杀掉樊哙?只因樊哙的身份太特殊

刘邦对功臣的不同对待

刘邦的治理中,他对功臣们的处理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那些仅仅是封侯的功臣们,如周勃、曹参等人,刘邦不仅没有杀掉他们,还留下遗诏,表示要给予他们重用。这是因为这些功臣们只是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没有产生太大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刘邦决定保留他们。但是,对于一些异姓诸侯王,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刘邦却选择了屠杀。这其中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刘邦为何要杀掉樊哙

樊哙的身份很特殊。他与刘邦同乡,而且曾经对刘邦有过救命之恩。尤其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樊哙更是表现出色,功绩卓著。然而,刘邦却怀着极大的忌恨想要杀掉樊哙。在司马迁的《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有关刘邦要杀樊哙的全过程被详细记载着。据记载,卢绾反叛之后,刘邦派遣樊哙作为相国前往击败燕国。然而,有人在高祖的宫车晏驾的时候,造谣樊哙与卢氏一党的人在勾结,打算在上一天刘邦去世之后,杀害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高祖一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于是派陈平带领绛侯代替樊哙,将樊哙斩首。陈平担心吕后的势力,将樊哙押到长安。但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高祖已经去世,吕后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邑。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以得知刘邦要杀樊哙的原因。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刘氏江山不稳定。樊哙是吕后一派的人,这一点毫无疑问。而刘邦对于吕后本人就不太放心,尤其在他病重的时候,这种担心更加强烈。在鸿门宴上,樊哙曾经对项羽说:“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樊哙的这番话让项羽无言以对,成功化解了刘邦的危机。后来,刘邦想借着上厕所的借口逃走,却又担心被樊哙阻止。这时,樊哙劝说刘邦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人都像刀俎,而我却像鱼肉,何必辞辞为难?”这几句话显示出了樊哙政治眼光的深远,他不仅仅是一个武夫,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证明了他的政治眼光的正确性。

刘邦的担心与樊哙的身份

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考虑,刘邦杀掉樊哙是出于政治需要。在刘氏天下面前,一切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樊哙属于吕后一派,他的存在可能会对刘氏家族的统治构成威胁。如果樊哙没有被杀掉,周勃很可能会轻易地消灭吕后一派。而这种情况下,刘氏王朝的江山稳定可能性就会减小。因此,为了维护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刘邦决定在临死前杀掉樊哙。这也是出于政治需要的一种选择。

樊哙的死亡早于其他吕氏一族的将领,这导致了吕氏一族没有其他具有媲美樊哙的将领。所有的将领都变得平庸无能。如果樊哙没有被杀死,周勃就很难消灭吕氏一派。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刘邦在临死前要杀掉樊哙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他担心樊哙独揽兵权,对于刘氏天下构成威胁。对于刘邦而言,杀掉樊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基于政治需要的选择。

总结

刘邦为何要拼命杀掉樊哙,其原因涉及到刘邦对于自己死后刘氏江山的稳定性的担忧。樊哙的身份特殊,他是吕后一党的信任对象。刘邦对于吕后的不放心,尤其是面临死亡时,更加强烈。在鸿门宴上,樊哙的一番话让项羽无言以对,成功化解了刘邦的危机。然而,担心樊哙成为刘氏王朝的威胁,刘邦决定在临死前杀掉樊哙。这也是出于政治需要的一种选择。樊哙的死亡为吕氏一族的其他将领的能力减弱,使得他们难以与周勃抗衡,维护了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要杀掉樊哙,既有个人忌恨,也有政治需要,他是为了维护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定。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