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阎王角龙:蒙古国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亿年前)

在亚洲,蒙古国是除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至今已挖掘出71种恐龙,其中大多数是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阎王角龙,它体长仅1米,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生活于1亿年前的蒙古,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阎王角龙基本资料

阎王角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米,与古角龙雅尔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41位,生活在距今1.25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阎王角龙化石

阎王角龙化石发现于亚洲蒙古国,其化石并不完整,包括两具部分头骨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头。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出阎王角龙是种原始的角龙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蒙古戈壁沙漠。

形态:通过化石估计,阎王角龙在新角龙类的种系上,位居辽宁角龙到古角龙的中间位置,它体型小,四足行走,尾巴短粗。与其它角龙不同的是,阎王角龙头上并没有明显的角,只是在鼻子上方有不明显的凸起。

习性:与其它角龙一样,阎王角龙是草食性的,不过受地理环境限制,它可能是以当时最显著的蕨类、苏铁科及松科为食物。而在一亿年前的蒙古戈壁沙漠上,还生活着许多食肉恐龙,所以阎王角龙生存条件十分艰难,经常性的被其它恐龙分食!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蒙古目前发现了71种,其中就包括阎王角龙、膨头龙安德萨角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