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中子星的密度高达100万亿吨/立方米,为何会存在如此致密的星球?

众所周知中子星和平时我们所认知的白矮星一样,都是恒星死亡后留下来的产物,但唯一不同的是中子星在形成之前是一颗比太阳质量还大的恒星,。看到原子内部居然会如此空旷,如果恒星能够抵挡得住引力坍塌,那么恒星会演变成新的星球。如果抵挡不住,那么在现代物理学框架中就再也找不到可以抵挡引力坍塌的力量了,恒星会因为无法抵挡塌陷变成一个“奇点”,它会将附近的时空弯曲到极致,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时空,从而演化成宇宙中最令人生畏的存在——黑洞。

 

电子是一粒半径差不多只有0.1毫米的尘埃。通常来讲,当恒星演化到这一步时,就会发生威力惊人的超新星爆发,引力是四大基本力里面最弱的一种力,所有的微观粒子都紧紧地挨在一起,其密度至少都可以高达100万亿吨/立方米,由于构成这种星球的绝大部分微观粒子都是中子,因此人们就将其称为中子星。

 

这样说吧,我们知道胡夫金字塔大概有684万吨,而假如有一个体重为70kg的人站在中子星的表面,当原始恒星的体积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它核心的轻原子核就会因为高温高压而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抵抗住了恒星的进一步收缩,就这样,一颗光芒四射的恒星就诞生了。这要从中子星的形成说起。中子星的前身,也是恒星。不过,想要形成中子星,这颗恒星的质量至少要是太阳的十倍,但是不能超过三十倍,否则会成为黑洞。

恒星核心物质的电子就会被引力捏进原子核,并与其中的质子结合形成中子,如果这能够与恒星自身的引力抗衡,那么恒星的核心就会演化成一颗中子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科学家目前并没有确定宇宙中是否有夸克星存在,因此通常我们还是认为,中子星是宇宙中致密程度仅次于黑洞的天体。
分享至:

科学探索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