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清军遣将用兵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咸丰元年,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历时14年之久,势力范围波及十八个省份,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并于咸丰三年建都天京,正式确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新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来的突然,让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以及军机大臣们措手不及,以至于战争初期,清军连遭惨败,一蹶不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以及方面的原因。

一是用人不当

清王朝自入关那天开始,就对汉人心存敬畏,决定了在政治上采取首崇满洲、重满抑汉的民族压迫政策。这一点不仅体现于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在官场上尤其如此。

年代久远的康雍乾时期姑且不论,就近代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仍是“以满大臣掌兵权,汉人不过为之副而已。当时满人之任督抚者,常逾十二三人。”

太平天国爆发后,咸丰帝和军机大臣们仍循旧例,于咸丰元年三月九日,派出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统率全军,镶黄旗蒙古都统巴清德、镶白旗满洲副都统达洪阿协同办理的最强大整容。

此后,满将乌兰泰、讷尔经额、琦善等皆被派往前线镇压农民战争。但是,此时的满洲亲贵因长期闲居京师,多养尊处优,暮气日沉。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不但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如燎原之势,迅速燃烧蔓延至长江南北。至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已于天京定都。

咸丰皇帝气急败坏,别的本事没有,只能拿前线统帅、将领出气,将赛尚阿、讷尔经额等交部严处,或杀头、或革职。

然而仅仅处罚几个将帅是无法抵挡太平军的,朝中一些有见识的满洲亲贵们,不得不认清现实,如今的八旗军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们是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洪秀全的。

满人不争气,汉人又不敢用,对于咸丰皇帝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然而将帅不争气是一方面,摆在咸丰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难题:调兵。

二是调兵不当

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突如其来,让朝廷毫无准备的农民起义,广西一省原本驻军就少,咸丰帝闻讯后,急令各省调兵至广西支援。

比如令贵州巡抚乔用迁带兵两千、令两江总督陆建瀛选精兵一千、令军机大臣裕泰选派精兵两千,等等,各地兵马总计一万三千余人驰赴广西。

俗话说兵贵神速,由于这些援兵都是从其他省份调集的,赶到战场短则一个月,长则数月,而这一段时间,正好让洪秀全等人有机可趁,发展了自己的实力,并站稳了脚跟。

此后,军机处、兵部又源源不断从各省调兵,至咸丰三年也就是洪秀全定都天京时,朝廷已调动了十八省精兵约十万人。

经过一番筹备,大军正在向天京围拢,此时的咸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以为胜利就在眼前,预计很快就能克复京陵,彻底剿灭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政权的实权人物东王杨秀清是个军事天才,他见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企图围堵天京,便出其不意作出了北伐与西征的战略决策,尤其是北伐这一路,彻底打乱了清廷的布局。

北伐军以两万精兵直捣黄龙,目标就是要拿下北京,咸丰帝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压在了前线,大后方已经陷入了无兵可调的险境。而此时八旗、绿营劲旅都在向荣统率之江南大营,和琦善统率之江北大营。

咸丰仔细拨着算盘,把北方各省的军队集结到了京师附近,而对于太平军西征,只能是让南方各省自生自灭了。可以说,咸丰三年以后,兵源问题已经成了朝廷的最大难题。

三是国库空虚

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的时间中,不知打了多少仗,但那会儿正值大清盛世,国库里不缺银子。咸丰皇帝被后世认为是“苦命天子”,此言不虚,他即位时国库里头只有一千多万两银子。

仅是镇压天国运动爆发的前几个月,户部就拨出了六百多万两,到了咸丰二年,花费高达三千万两,咸丰三年初,户部与内务府亮起了红灯,奏称库存仅剩4.1万两。

咸丰为了筹饷,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发行新币,大行捐纳,就连大内的金器也被熔化。可面对浩繁的军事开支,这些举措无疑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咸丰地选择躺平,批示“所有军饷、自应宽为筹备”。此后军机大臣们又参与了多次有关饷银的筹议,可谓是招数用尽、效果全无。

调兵、遣将、军需这三大难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横亘在咸丰皇帝的面前,如果不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大清王朝将毫无疑问地在他手上终结,满人最好的结局就是退出关外以狩猎为生。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满洲亲贵们不得不低下他们那高傲的头颅,一些清醒的满臣认识到要想平定太平天国,就必须让汉人掌权,让汉人掌兵。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中兴名臣,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汉人的支持,大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大概率就是咸丰了。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