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不少读者一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就会给出答案,不用问,肯定是一等公了。

一等公属于爵位,大学士属于职官,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因清代爵职又不分家,所以想要对比一等公与大学士的权力、地位,还得设定一些必备的条件。

先要明确一等公可以担任什么官职?

有清一代异姓公爵的数量一共有多少呢?御史大致查了一下,数字为93人(可能会有遗漏),而且包含一等、二等、三等公爵。可以说,公爵在清代绝对属于稀缺品种,纸面对比似乎比大学士含金量更高。

清代皇帝对于公爵的赐予十分吝啬,只有立有重大军功或显赫战绩之人,才有可能晋封一等公爵。所谓的显赫战绩,自然不是一般的剿灭土匪或是小规模的军事斗争,必须是维护国家领土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又或是辅佐帝王打下江山社稷的关键之战。

一等公由于具有世袭性,所以第一代公爵与世袭之公爵的地位又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点在授职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凡是第一代公爵,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重臣,他们在外为统帅,在内为枢臣,比如康熙朝图海、乾隆朝傅恒、福康安等,都是显赫一时的异姓贵族,而且还都是以一等公的身份,官居内阁大学士或军机大臣。

如果与非爵位出身的一般大学士相比,第一代公爵的地位显然要高出很多,所以为了体现他们的地位,才会有“超品”之说。

世袭之一等公靠的是祖上的福荫,他们的身份地位不是真刀真枪拼来的,政治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如果本人才能出众,又能得到皇帝认可,那么跻身中枢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古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尽管有一个铁打的世袭公爵,可大部分世袭者都不是可堪重用之才。皇帝出于爱惜功臣之后的缘故,也会给予他们足够高的政治待遇。

只不过在授职方面就有所限制了,按规定,世袭之公爵只能担任八旗系统的高级武官,诸如散秩大臣(从二品,该职务为勋戚专设)、各旗都统、副都统、驻防将军以及一、二、三等侍卫。

八旗高级武官品级虽然很高,但与文臣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且不说大学士、军机大臣,就是与六部尚书比起来,至少也差了一个档次。所以他们当朝大学士面前,只不过是徒有超品公爵之名耳,无非就是见个面能享受一句体面的“爵爷”而已。

至于汉人公爵,不论是首封还是世袭,其政治地位都无法与旗人相比,若是文臣尚能跻身大学士、军机大臣行列,若是武官出身,最高只能担任提督、总兵,世袭公爵甚至还有担任副将的。

比如康熙朝的一等海澄公黄梧,除了他的儿子黄芳度殉国后被追赠郡王外,第三代为一等侍卫,第四代为江南京口总兵,第六代为福建水师提督,第七代为江西狼山镇总兵,第八代为头等侍卫,第九代为德州总兵。

经济方面一等公比大学士更优

按照清代制度,凡获封一等公爵者,都能享受很高的经济待遇,户部要拨款为他们修建府邸,兵部也会为他们配备相应的护卫兵丁,这个档次就要比大学士高很多。

如果是清初时期从龙入关的八旗公爵,他们还有自己的庄园、果园以及各种不动产,性质与宗室王公相同。这些财产都是私人的,可以传给后世子孙,而大学士不分满汉,皆没有这样的特权。

即便是在俸禄方面,一等公的年俸为700两,远远高于大学士180两,此外皇帝、皇太后、皇后重要节日,旗人公爵作为“自家人”还能得到大内的诸多赏赐。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府,就常有皇帝的赏赐。

一等公与皇家的联姻比较常见

自关外时期开始,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婚姻就表现出多样性,这是为了拉拢异姓贵族以稳固统治。其中与蒙古各部联姻是最多的,且一直到清末,宫中的妃嫔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蒙古各部。

除了蒙古各部外,与异姓贵族联姻也是十分常见的,像著名的钮钴禄氏家族、佟佳氏家族、富察氏家族等,出了太多的皇后、皇贵妃、贵妃。

不仅如此,在每次选秀中,也有一大批秀女被选为皇子或宗室王公的福晋,所以公爵家族与皇室之间,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多少有点血缘关系在里头。

大学士不具有世袭性,虽然一时地位尊崇但却不能永保家族兴盛,也就是不具备传承性,所以从长时间来看,其家族地位是不能与世袭一等公相比的。

说到这里,大致也就讲清楚了一等公与大学士之间的差别,至于开篇所提的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只有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得较为客观的答案。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