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学探索 > 正文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比邻星恒星系内发现新行星:比邻星d!

大家知道,比邻星是距离我们太阳最近的恒星邻居,有多近呢?它距离我们太阳奥尔特云的距离,和我们距离奥尔特云的距离差不多。相当于你如果离开了奥尔特云,那么再走这么远,你就到了比邻星。

关于比邻星,之前专门写了一篇,包括它宜居带内那颗著名的行星,比邻星b。由于它是一颗岩质的类地行星,所以当时还专门聊了下,作为一颗红矮星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它上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

比邻星b名字里的这个b其实代表的是我们发现它的顺序。因为A通常指母恒星本身,所以B就是在它周围发现的第一颗行星。比邻星b在2016年,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首次宣布发现。

观测方式主要是通过径向速度法,也叫多普勒光谱法。就是通过恒星光谱,获知它是否存在意外的摆动,从而判断它是否有受到额外的引力影响。如果有,说明周围有具有一定质量的天体存在,大概率就是它的行星。

但在2020年,天文学家通过甚大望远镜上的新仪器(VLT)岩石态系外行星和稳定光谱观测阶梯光栅光谱仪,正式确认了比邻星b的存在。

同时,另一颗行星比邻星c被发现,不像比邻星b和地球差不多,比邻星c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七倍,所以它也可能是一颗类似迷你海王星的气态行星。其实除了这两颗行星外,天文学家当时还发现了另一个不起眼的微弱信号。

它预示着,这里很可能还有另一颗行星存在。经过了两年一百多次的观测,2022年2月,研究团队将这一结果正式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他们确信发现了比邻星的第三颗行星“比邻星d”。

新发现的这颗比邻星d的质量非常小,仅有地球质量的四分之一,大概相当于两个火星。所以它对母恒星的引力影响非常小,大约只能给母恒星带来每秒40厘米的速度变化。不过好在新设备的精度非常高,测量光谱波长的精度可以达到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

以至于可以检测到母恒星每秒10厘米的速度变化。所以人们才得以发现这颗小质量行星。这么小的质量相信你可以猜到,比邻星d距离母恒星应该非常近,就是它距离恒星只有0.029个天文单位,大约只有水星到太阳距离的10%。

不过现在这个比邻星d还只能作为一个候选行星,毕竟目前它只是该研究团队的一家之言,还需要等待全世界其他天文学家的独立确认。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发现确实证明了人类在系外行星研究方面的突飞猛进。

除了现在的甚大望远镜,正在建设中的极大望远镜,预计将在2027年投入使用。凭借将近40米的主镜,极大望远镜将成为地球表面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说到系外行星,之前我们还介绍过一类特殊的行星-流浪行星,一种在星际空间中流浪的行星。

流浪行星虽然叫行星,其实很多是褐矮星之类,也就是由于质量小而进化失败的恒星。探测它们的方式靠的是引力微透镜,这种技术通常用来探测穿梭在星际空间中的一些较大天体,比如流浪行星和一些非常遥远的恒星。

因为这类天体没有固定的轨道,或者太过遥远而非常暗淡,通常的观测方式很难发现它们。而引力微透镜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隐藏在黑暗深空中的大质量天体。引力透镜效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就是光线从一个大质量的天体旁经过时,在该天体的引力影响下,光线会被弯曲,就像放大镜一样。引力微透镜类似,只是它的图像比较小,受影响的往往只是背景星短时间内的亮度变化,以及位置上临时的微小错位。

通过这个方式,人们不仅发现过行星、恒星,甚至还发现了黑洞,而且是那种潜行在星际空间中的流浪黑洞。最近,在一篇由多达几十位合作者共同发表的预印本论文中,研究人员介绍了他们通过引力微透镜发现的一个流浪黑洞。

其实对于这个黑洞,应该说是对于它背景星的观测,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早在2011年,当时一颗大约2万光年外的恒星突然亮了起来,于是天文学家赶紧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后来,经过了长达六年的观测,研究人员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

不过,为了确认前景天体是一个黑洞,而不是其他大质量天体。后续,研究人员又对数据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计算分析。尤其是对于这类微透镜效应,先前观测到的基本都是些亮度变化,而位置变化一直没有观测到。

这次研究人员借助哈勃望远镜,经过了多年的定期观测,终于看到了该现象。最终研究人员确认引起背景星图像变化的前景天体 应该是一个距离我们五千光年,大约7.1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它的运动速度大约每秒45公里,比该区域周围的恒星要快得多。

这么快的速度 通常是由于当初的超新星爆发导致的。也就是说,黑洞前身那颗超大质量的恒星,最后的爆炸不但形成了黑洞,同时还把它给炸飞了。虽然这篇论文还是未经同行评议的预印本,但是从庞大的合作名单就能看出,结果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随着更多观测项目的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黑洞被发现。

分享至:

科学探索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