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唯玉为葬”的红山文化:为什么玉器上都被打了孔?可辨别真假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晚期北方重要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5000年。现在考古发掘的主要是红山文化晚期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

红山文化的墓葬中陪葬品并不多,等级最高的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也不过二十几件,但这些墓葬却有个显著的特点——“唯玉为葬”。墓葬内以陪葬玉器为主。并且这些玉器的摆放也都有讲究。

在说墓葬中的玉器摆放前先来给不熟悉的朋友简单的列下红山文化的几种典型玉器:玉猪龙、勾云形佩、马蹄形器。

红山文化遗址墓葬

比如上面这座墓葬中,墓主人的头部两侧分别有一块【玉璧】,墓主人头下枕着一件【马蹄形玉器】。【勾云形佩】在胸腹的位置,手腕上佩戴了【玉镯】,两手各握【玉龟】。明显地,墓葬中的玉器似乎遵循了某种既定的规则。

再来看一座墓葬中的玉器情况:

这座墓葬中墓主人头部同样枕着【马蹄形器】。并且在这座墓葬中还陪葬了【玉猪龙】。

三官甸子城子山崖的M4号墓

这座墓葬位置在冢的最中心部位,且直接将墓穴凿入坚硬的花岗岩石之中,做成一座宽近4米,深达5米的石穴。墓主人为男性,但墓主人的头下却枕着一件【玉凤】。

玉凤

玉凤呈平板状,长达19.5厘米,有正反两面之分,正面作成凤鸟的卧姿,回首,弯颈,高冠,圆睛,疣鼻,扁喙弯钩状,喙前端埋于翅内,羽翅三分上扬,尾羽三分下垂,尾羽端为圆头状,翅和尾羽均表现出羽根的线纹,无风爪的明确表现。从玉凤通体看,体态的雕作很有层次感,羽翅之间都雕刻出上下之分的效果,表现得既简略又不呆板。

而马蹄形玉器则在胸腹部,这座墓葬中的陪葬品虽然只有8件玉器,但其中却有一件玉人,还有绿松石,由此可见墓主人身份的不同寻常。

红山文化遗址中的这些墓葬,墓中随葬品极其单一,基本上就只有玉器。再如牛河梁顶南端的的五冢一坛中的二号冢中的一座高等级墓葬,墓内出土的随葬品就只有二十几件玉器,其中有玉龙、玉环、玉璧、玉兔、玉棒、玉镯、玉珠、玉箍、勾云形器、蚕形玉器以及人首三孔玉梳背。“唯玉为葬”在红山文化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似乎,在红山文化中,玉器主要不是财富的象征,而是象征“礼”,“以玉为礼”,与西周的“礼乐文化”大同小异。

中国崇玉的风尚,大概就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在诸多文化中都有玉器出土。一个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少则几件,多者百件。玉的多少是财富的象征,玉礼器则是权利地位的象征。而在新石器时期的诸多文化中,红山文化的玉器用途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

红山文化的玉器为什么都穿孔?装饰品?

红山文化三星他拉玉龙,国家博物馆藏

玉龙整体呈C型,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由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龙身上有孔,最奇妙的是,这件玉龙若以绳穿过悬挂,龙的首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所以,一件这样的玉龙,必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才能达到如此平衡。红山先民又为何要追求这种平衡呢?没有人知道答案。

仔细观察红山文化的玉器,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勾云形佩、马蹄形器,以及玉璧、玉鸟、玉凤、玉龟等玉器上都有穿孔。为什么这些玉器都有穿孔?难道这些玉器都是要佩戴在身上的吗?

学者推测这些玉器被缝在衣服上,但却不是作为装饰品。而是显示其身份、地位,或是作为通神的法器使用。在牛河梁61座已发掘的石棺墓中仅有28座有玉器随葬,说明了玉器的使用对象仅限于少数有特殊身份的人。这些人很可能是主持祭祀活动的祭司。而玉就是他们通神的媒介,只有通过玉器,祭司才能与神对话。

玉龙、玉猪龙、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玉璧、双联璧、三联璧、双兽首三孔器、双猪首璜、兽面形玉牌饰、玉鸟、玉鸮、玉龟、玉鱼等玉器都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礼器或者法器使用。并且,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特性也更加体现了这些玉器的不同寻常。体现了红山文化中浓厚的“以玉事神”的思想和巫祭文化。

红山文化的玉器从功用上来说与史前的其它文化类似,但事神的思想更为浓厚,从玉器的器型上来说,则是自成一派,尤其是玉(猪)龙、勾云形佩、马蹄形器,可以说是史前文化中的独一家。普遍穿孔的特点也体现了其独特性。并且这一特点也可作为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真假的一个依据,有没有穿孔?穿孔的位置是哪?孔的位置若是不对,那八九不离十就是假得了。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