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2019年 甘肃祁连山挖出唐代慕容智墓 其中发现轰动考古界

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国的龙脉之一,被视为风水宝地。然而,由于其偏远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地区,因此很少出现与封建王朝核心统治区域相关的“王级墓葬”。然而,最近一次的考古发现却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2019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的工作会议,公布了一项惊人的消息——甘肃境内的一座大墓的墓主身份被成功确认!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2019年9月底,当时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国土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对祁连镇岔山村一处土地的勘测工作。在挖掘的过程中,一块青黑色的石砖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工作人员很快认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砖块,而是一块墓葬用的砖块。他们迅速扩大挖掘范围,发现了巨大的墓墙。很显然,他们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

这一消息随即被报告给甘肃省文物部门,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发现,这座古墓的规模和格局非常庞大,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绝对不同寻常。

整个大墓包括封土、墓道、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部分,呈现出单室砖室墓的典型结构。这一结构的复杂性再次印证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极有可能是王侯之位。

随后,专家们找到了大墓的入口,入口处被一扇巨大的木门封堵。这扇木门异常厚重,具有古老的风格,上面饰有铜泡铆钉。尽管时间已经使其破旧,但仍然展现出威严的气息。

当木门被打开时,专家们惊讶地发现,墓道和墓室堆满了陪葬品。壁壁上还有壁画,虽然破损严重,但依然透露着远古的辉煌。

大墓内的陪葬品包括了彩绘陶、石器、铜器、铁器、金银器和丝织品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但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如何在不损害这些宝贵文物的前提下进行考古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古人员决定进行悬空挖掘,即搭建支架。尽管这个过程艰难重复,但他们最终成功地将大墓入口处的陪葬品清理出来。然而,更大的挑战出现在墓内,他们发现了墓志铭,这是了解墓主身份的关键信息。墓志铭上蒙着一层丝绸,导致无法直接查看内容。这块丝绸虽然不算珍贵,但由于其年代久远,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丝绸,考古人员必须小心翼翼地将墓志铭和丝绸一并挖掘出来,然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取下丝绸。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可想而知,但考古专家最终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当墓志铭和丝绸被送到适宜的地方后,考古人员成功取下丝绸,并揭开了墓志铭的内容。墓志铭的文字内容提供了两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墓志铭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他是“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这个长而复杂的称谓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这个消息对于慕容智的身份是一个关键线索。整个大唐王朝历史上,只有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才曾被称为“大周”。慕容智是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的第三个儿子,于天授二年去世,享年42岁。这些简单的信息揭示了大墓的时代和墓主的身份,原来是青海国王的儿子。然而,慕容智的母亲弘化公主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成为了大唐王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并成为吐谷浑政权的王后。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为边疆的稳定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被赐姓为武,改封为西平大长公主。

墓志铭的第二个重要消息是关于慕容智的安葬地点。“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这句话揭示了慕容智死后被葬于“大可汗陵”!

这一发现让整个考古界震惊不已。墓志铭通常不会欺骗(在一般情况下),因此这句话足以确认“大可汗陵”的存在及其位置。然而,是否真的有“大可汗陵”需要进一步的勘测才能确定。

尽管存在着“大可汗陵”的可能性,但我国对于考古发掘有着严格的限制。即使我们知道某些古墓的存在,也不会主动进行发掘。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古墓因施工、盗挖或自然灾害等原因暴露在人们面前时,才会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工作。对于“大可汗陵”的研究价值再高,也不会破坏墓主的安息之地,这是对先人最基本的尊重。

尽管如此,甘肃省文物部门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但没有找到所谓的“大可汗陵”。要确认“大可汗陵”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勘测。虽然我们不能主动破坏古墓,但这一发现仍然为青海古国以及吐谷浑政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机会。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