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中国“二十八星宿”:河南考古重大发现 难怪周易说“见龙在田”

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和天文观测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人根据观测到的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以及黄道附近的星象,将天空划分成28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这些宿位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象征着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关于中国的28星宿的起源,根据传世文献记载,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初或汉代。这引发了关于其起源的争议,有西方学者提出“28星宿”可能起源于印度或巴比伦。然而,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万年前,早期的农民为了确定农时,早就开始观测天象。考古学家在河南的贾湖遗址发现的证据表明,至少在距今约9000年左右,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天象观测。因此,可以质疑“28星宿”是否真的是外来文化。

在湖北随州市的一个战国早期古墓——曾侯乙墓中,考古学家在一个布满图案的漆箱中发现了有关二十八宿的图案。这个图案中央是一个篆书“斗”字,代表北斗星,周围围绕着二十八宿的名称,而左右两侧则分别画着龙和虎。另外,虎图腹下的火形代表着“大火星”,这是东方黎明时出现的重要时间指示星。这件出现在曾侯乙墓中的漆箱证明,早在战国初期,中国的28星宿文化已经广泛流传。这也说明,中国的中原地区应该更加流行这种文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火星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

在河南濮阳地区的西水坡遗址中,考古学家在距今约65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了与天文知识相关的惊人发现,进一步证实了28星宿的起源是中国本土文化。这个遗址由自北向南的四组墓葬组成,每个墓葬之间相距25米,排列在一条南北子午线上。这种布局显然不是偶然的,而是古人对天文知识的深刻认识。

最北面的墓葬中,墓主东西两侧分别放置了蚌壳龙和虎,脚下有一堆蚌壳和两条腿骨,形状类似北斗星。由于北斗星斗柄和青龙的龙角相连,斗勺和白虎的虎头相连,这种关系在中国古代已经被明确认识,正如史记中所描述的那样。而西水坡遗址中的蚌壳和腿骨的指向与史书中的描述完全一致。

此外,该遗址中的蚌壳虎腹下有一堆蚌壳,虽然现在已经无法看出形状,但与曾侯乙墓中的28星宿图案中的火形相似。这再次证实了中国古代关于28星宿的观测和文化的存在。

中国的28星宿起源于中国本土文化,而非外来文化。早在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农民就已经开始观测天象,并将观测到的星象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天文观测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测文化逐渐演化为28星宿系统,并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文化传承至今,仍然在中国的农历、农时农事等方面有所应用和影响。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