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考古出土的酒 还能喝吗

1996年,一场考古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兴趣,当时出土了四个木制酒容器,刻有“道光乙巳年”的年份。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容器内保存了足足4吨的原酒,而且经过鉴定,这些酒居然还可以饮用。这意味着这些酒的年代已经达到了151年之久。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北京故宫馆藏了一批年代接近的黄酒,这些酒是2004年在一个历代酒具展览中首次展出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酒至今仍未被开封。人们常说,酒越陈越香,越陈越醇。

明代温裕王墓中曾出土一件珍贵的青花高腰双龙抢珠带盖梅瓶,瓶内还保存有古老的酒液,更让人惊奇的是,梅瓶内还浸泡着三只未长毛的乳鼠。这些乳鼠并非偶然掉进酒瓶里的,因为梅瓶原本是严密封闭的。这意味着这些乳鼠原本是用于制作当时的药酒。在古人看来,饮酒食肉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在酒中添加其他成分可以赋予酒以额外的药用价值。不幸的是,这瓶酒已经无法饮用,如果没有乳鼠,或许这瓶酒将成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可以饮用的酒。

到了2020年,中国三门峡的一次考古发现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这次考古中,出土了一件青铜鹅颈铜壶,壶内保存有褐色液体。经过化验分析,确定这个液体也是西汉时期的古酒,并且液体中还检测到了草木灰等成分。这或许是古代的“药酒”,因为在古人眼中,饮酒食肉有助于强身健体,而在酒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成分则可以增加药用效果。

真正令人震惊的是,考古工作者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墓葬中发现了一件令人瞩目的青铜器。这个青铜器通高78厘米,鼓腹,腹上有对称的铺首衔环,通体鎏金,顶盖上还饰有朱雀,口衔珠。虽然这个铜锺本身就十分精美,但最引人瞩目的是锺内盛放的液体——酒,西汉时期的酒,足足有26公斤,呈翠绿色,据说仍然保留着浓郁的酒香(尽管这一点有待怀疑)。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古酒,但这还不是已知最古老的酒。

古人有一句名言:“酒以成礼”。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拥有丰富的酒文化,因此也发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器。博物馆中展示的青铜器中,相当一部分是酒器,包括饮酒器、盛酒器、温酒器、调酒器等,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酒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1977年,位于河北平山三汲村的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中出土了两个装有液体的青铜壶,一个是圆形的,一个是扁平的。当时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回忆说,在打开壶盖的瞬间,他们闻到了酒的香味。然而,这液体究竟是不是酒呢?肉眼看上去,它实际上并不像酒。

其中,圆形青铜壶内的液体只有半壶,重约3公斤,呈深翡翠绿色,壶内还有大量沉淀物。扁形青铜壶内的液体颜色呈浅翡翠绿色,重约6.7公斤。

尽管初看似乎这液体可能是酒,但事实上,这种液体已经变质。液体之所以呈现绿色,可能是因为酒已经变成了醋酸,而醋酸可以溶解青铜的铜绿色。那么,问题来了:虽然这液体八成是酒,但它不能被品尝,那么怎么证明它确实是酒呢?科学家进行了液体样本的分析,并初步鉴定出两壶液体中都含有乙醇,而且圆形壶内的乙醇浓度高于扁形壶。这座战国墓葬中的中山王“厝”生卒于公元前344年至公元前308年之间,这意味着这两壶酒至少有2300年的历史。这或许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时间最长的酒,尽管它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模样。

古代酒的保存期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存放条件、酒的成分以及密封程度等。虽然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酒,但酒是否仍然适合饮用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如何,这些古酒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展示了古代文化和酿酒技术的丰富历史。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