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邦为何不派韩信打匈奴?以韩信的能力能否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

垓下之战打败项羽后,刘邦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韩信的兵权,没多久把韩信的齐王改封为楚王,刘邦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夺韩信的兵权,不让他有割据一方的资本。

二是迁移韩信的封地,不让他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发展势力。《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这说明刘邦处处防备着韩信,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韩信的军事能力太强,在楚汉战争中,韩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执戟郎中到大名鼎鼎的兵仙,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

刘邦

韩信从彭城之战后开始领兵作战,利用声东击西之计灭亡了魏国,利用背水一战的计谋打败了赵国,利用半渡而击杀死了龙且,最终帮助刘邦击杀了项羽,可以这么说,刘邦的天下,半壁江山是韩信打下来的。

韩信当时的能力与地位用蒯通的话来说就是这样的: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这话的意思是说:如今您据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封赏的功绩,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信任;归附汉国,汉国人震惊恐惧。您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

这话韩信不明白,但是刘邦明白,所以刘邦在项羽败亡之后第一时间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又将韩信从齐地迁到楚地,随后刘邦又借有人告韩信谋反的机会,利用陈平的计谋,抓住了韩信,把他贬为淮阴侯,并将韩信软禁在京城。

韩信

第二年发生了一件事,韩王信投靠了匈奴,并与匈奴合兵一起攻打汉朝,韩王信不是韩信,是与韩信处于同等地位的异姓王,只因为名字与韩信相同,所以被称为韩王信,听到这个消息后,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攻打韩王信与匈奴。

结果刘邦因为轻敌冒进,被匈奴单于冒顿率领的40万骑兵团团包围在白登山,被围了七天七夜,才利用陈平的计谋脱困,随后刘邦听取了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不再与匈奴为敌,刘邦腾出手对付国内的异姓王,最终稳固了汉朝的统治。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既然打不过匈奴,为什么不派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率军攻打匈奴,反而要委曲求全地选择与匈奴和亲呢?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刘邦不可能再给韩信兵权

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反叛时,韩信正好被刘邦软禁在京城,此时的韩信早就心生怨恨,常常以生病的借口不参加朝会,最为重要的是韩信此时已经知道了刘邦对他才能的畏惧。

韩信还是齐王时,蒯通就劝过韩信脱离刘邦自立,但是韩信重情重义,再加上手底下全是刘邦的嫡系将领,他也不敢谋反,直到韩信被刘邦抓捕并且软禁在京城后,韩信就彻底失去了谋反的实力与资格。

如果刘邦再给韩信带兵的机会,韩信一定会谋反,这个道理不会不知道,刘邦岂能放虎归山,而且刘邦还俘虏了韩信的谋士蒯通,知道蒯通曾经劝韩信谋反,如果再给韩信带兵的机会,韩信身边还会有一些有野心的谋士会劝韩信谋反,就算韩信没有谋反之心,但是韩信也没有杀劝他谋反的蒯通向刘邦表忠心,说明韩信内心深处还是有野心的。

蒯通劝韩信脱离刘邦自立

刘邦是用人高手,不会不知道这些原因,自从韩信被刘邦软禁在京城之后,无论发生什么,刘邦都不会再让韩信带兵打仗的,也不可能再给韩信兵权,从而威胁到自己。

二、以当时匈奴的实力,即使是韩信率军,也无法打败匈奴

韩信的特点是谋略百出、算无遗策,韩信打仗从来不会硬拼,都是靠谋略来迷惑敌人,并且每一次的谋略都成功了,韩信善于分析和收集情报,能够针对不同的对手谋划不同的计谋,这也是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

韩信的对手并没有精通谋略的人,像魏王豹、陈馀、龙且这些对手,除了龙且勇猛之外,其他的对手都是水平一般,至于垓下之战,则是集中了刘邦所有的军队合计七十万余人围殴才打败项羽。

匈奴骑兵

但是这一次的对手是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与华夏所有的对手都不一样,甚至连思维都不一样,而且当时的匈奴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正处于匈奴历史上实力最强的时候,二是当时的匈奴有最为强大的首领冒顿,三是匈奴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对外战争也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

想要彻底打败并消灭匈奴,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骑兵对付匈奴,像后来的霍去病一样,依靠汉朝强大的国力,提供了无数的马匹与补给,还包括无数的后勤人员与物质,在己方损失较大的情况下,深入草原重击匈奴,才取得了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的华夏最高军事功绩。

放在刘邦时代,想要彻底消灭匈奴是不可能的,当时的西汉刚刚建立,经历了三年的反秦战争与四年的楚汉战争,整个华夏都被打烂了,人口大量损失,生产力严重破坏,根本无力跟强大的匈奴对抗。

冒顿单于

有人说韩信不一样,他有数不清的谋略,我想说的是,韩信的谋略对匈奴人来说是没有用的,匈奴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韩信除非有大量的骑兵参战,才能追击匈奴,但是当时汉朝的国力,根本就养不起大量的骑兵,并且也没有这么多的战马。

就算韩信有谋略,他能利用谋略来对付匈奴人,就像战国晚期的李牧打匈奴一样,先装傻迷惑匈奴放松戒备,然后引诱匈奴全军出击,最后再把匈奴包围起来歼灭,李牧就是这样歼灭了十余万匈奴兵,保证了边境数十年的平安。

但是匈奴是游牧民族,每次来犯边的匈奴人可能都是不同的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匈奴所有部落不会倾巢而出,况且匈奴单于是冒顿,这个人就是靠谋略起家的,不是那么轻易会中了韩信的计谋,就连刘邦这样的人精都被冒顿引诱,足以见冒顿的谋略能力,绝对不会像陈馀、龙且这样的对手好骗。

兵仙韩信

再说了,当时的匈奴的国力是汉朝的数倍,冒顿又是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单于,不要妄想靠一场战争就能消灭匈奴,打败匈奴是一场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就算是韩信亲自率军作战,也不要指望靠一场战争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这不现实。

不是说韩信能力不行,是说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西汉没有实力与匈奴对抗,后来的霍去病创造封狼居胥的战绩,除了霍去病有超强的军事能力之外,与汉朝当时强大的国力是分不开的,汉武帝为了打匈奴,动用了整个国家的资源。

在刘邦时代,没有太多的国家资源可动用,韩信再有能力,也无法在汉朝创造出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的功绩,就算他率军作战,最大可能就是像李牧那样给予匈奴重重一击,但是李牧时代的匈奴实力并不强,所以才会数十年不敢犯边,如果韩信一次打败了匈奴,那么将会引来匈奴的复仇大军,这将是实力与谋略的对抗,而且匈奴还占了上风。

刘邦与韩信

三、刘邦是政治家,与匈奴和亲是明智的选择

汉初的刘邦面临一系列的内忧与外患,内忧指的是西汉内部的异姓王问题,除了韩信与韩王信之外,刘邦还分封了几个异姓王,包括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

韩信被软禁,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这对刘邦来说,都是平定内部忧患的时机,除了韩信和韩王信,还有其他异姓王虎视眈眈,对刘邦来说,这都是威胁,西汉刚刚建立,刘邦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治与军事行动来消除这些威胁。

刘邦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当时选择的战略是:与匈奴和亲息兵,优先平定内部异姓王叛乱。刘邦选择打异姓王,而放弃与匈奴的战争,哪怕是委曲求全,刘邦也会这么做,因为刘邦不能两线作战。

刘邦是成熟的政治家

不然的话,汉朝又是一个短命王朝,刘邦如果选择与匈奴开战,那么在长期的战争之下,其内部的异姓王一定会蠢蠢欲动,刘邦选择了与匈奴和亲,而与异姓王开战,先解决了内部纷争,然后再寻找机会对付匈奴,哪怕一代人不行,就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来对付匈奴。

事实上,刘邦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在当时的环境下,和亲比战争对西汉要好得多,既缓解了外部威胁,又铲除了内部威胁,最终让新生的西汉王朝延续了下去。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