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妻子将一位尼姑献给丈夫,丈夫当晚宠幸了她,不料生出一千古明君

北宋时,有一位妻子将一位曾削发为尼的女子献给了丈夫,丈夫很快就临幸了她。而正是这么一临幸,生下了一位千古明君。

妻子向丈夫推荐别的女子这件事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的大户人家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而这位丈夫正是当时天下最大的大户人家的家主——皇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相传宋真宗赵恒时期,他的嫔妃刘氏、李氏同时怀孕。刘氏为了当皇后,便在李氏生产后将她的孩子偷偷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声称李氏生了妖孽。宋真宗大怒,要责罚李氏,李氏只好逃往民间,刘氏则成了皇后。

后来李氏所生的孩子实际上被刘氏抚养长大,并成为了皇帝,即宋仁宗。宋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查清了真相,并和已经双目失明的真正母亲李氏相见,刘氏则畏罪自杀。

开头所说的故事便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原型,但实际上,真实的历史和“狸猫换太子”相去甚远。首先刘氏并没有用狸猫替换过皇子,其次这一故事的真相也并不是包拯查清的,当时包拯还只是个老百姓,也根本不在京城。最关键的是,真正的故事进程以及结局和“狸猫换太子”是出入很大的。

那么,真正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我们从头说起。

“狸猫换太子”虽然虚构了大量的情节,但是主人公是基本一致的。刘氏即宋朝的著名皇后刘娥,作为少数能在古代历史中留下名字的女性,这位刘娥也很不简单。她出生后不久就父母双亡,只能在母亲的娘家寄人篱下,不得不卖唱为生。后来刘娥被还是皇子的赵恒看中,被秘密包养在外面的一处宅子里,直到赵恒登基后才被带入宫中。

在宫中女子里,宋真宗赵恒最喜欢的就是刘娥,毕竟这是他少有的投入了“真爱”的嫔妃。但是,此前宋真宗已经有皇后郭氏了,并且后宫中还有很多出身高贵的嫔妃。当时的官员对家世十分看重,自然是不会让宋真宗把刘娥这么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立为皇后的。

不过刘娥也很老实,从来不和皇后等人争宠,反而还大力发展和她们之间的关系,和不少嫔妃成了好姐妹。比如宋真宗的另一个宠妃杨淑妃,就和刘娥情同姐妹,在后宫中共进退,终其一生都是如此,可见刘娥善妒、狠毒的形象多半是后世虚构出来的。

1007年,郭皇后去世。后宫无主可不行,宋真宗就想趁机把自己最宠爱的刘娥立为皇后。但群臣得知这一消息后群起反对,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都表示刘娥没有当皇后的资格,理由很简单,就是她出身太卑微了:“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当时皇帝的权力还没后世那么大,见群臣反对,宋真宗也没办法。

不过,宋真宗并未放弃。他还有一个机会:根据惯例,如果没有皇后,那么生下了太子的嫔妃就可以被立为皇后。当时宋真宗正好没有儿子,他便几乎天天都去找刘娥,希望能跟刘娥生下一个儿子,从而顺理成章地立她为皇后。

但不知为何,虽然宋真宗竭尽全力,却怎么都无法和刘娥生下一子半女,刘娥也对此十分苦恼。不过在一次去寺庙的时候,她注意到了一个貌美的尼姑,顿时想到了“破局”的办法:既然自己生不出,那找一个能生出的人,把她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孩子不就行了嘛!

不过,这个计划也很危险。一旦真相暴露,迎接刘娥的就是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得到对方的全力配合才行,而这名尼姑正是一个愿意配合的人。

这名尼姑就是李氏,她本来是一名官员的女儿。但很不幸,童年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也带着儿子改嫁,对方不要她这个女儿。古代社会下女子想要独立生活是十分困难的,李氏无奈之下只能削发为尼,过着凄苦的日子,看不到未来。因此面对刘娥入宫的提议,李氏欣然同意,对她来说入宫再怎么说也比当一辈子尼姑要好。

刘娥将李氏带回宫中后不久,就向宋真宗说了这个计划。宋真宗也很高兴,毕竟不管是刘娥生的还是李氏生的,都是他的儿子,他只希望能把心爱的刘娥扶上皇后之位。于是,在宋真宗和刘娥的联手策划下,一个“借腹生子”的计划出炉了。这也是真实历史和“狸猫换太子”故事的一个区别,宋真宗不是被蒙蔽了,他本身就是策划者之一。

当晚,宋真宗就临幸了李氏,不久后李氏果然怀孕。宋真宗大喜过望,一再祈祷一定要生一个男孩,最后李氏果然在1010年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按照之前的计划,宋真宗对外声称这个皇子是刘娥所生,趁机抬高了刘娥的地位,并最终在1012年靠着这个皇子册立刘娥为皇后。

但即便是有了这个皇子,群臣还是多有反对之声,负责起草册封诏书的翰林学士杨亿竟然直接拒绝了宋真宗的旨意,扬长而去,宋真宗不得不另找他人,可见当时要提拔出身卑微之人有多么困难。如果没有这个皇子,刘娥恐怕根本没有被封为皇后的可能性。

但无论如何,宋真宗还是成功将刘娥立为皇后了,也算是皆大欢喜。而皇子真正的生母李氏也受到了赏赐,被封为崇阳县君。虽然这不是一个很高的位份,但相比于之前当尼姑的日子,李氏的生活已经要好得多了,后来她又被晋封为顺容。

而她所生下的皇子赵祯,也被刘娥抚养长大,刘娥对他视如己出,毕竟名义上这个皇子就是刘娥生的。史书记载李氏终其一生毫无怨言,从未以天子之母的身份而自傲过。或许在她看来,这样的生活已经是她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了,应该感恩才是。不过在她心底,或许终究还是有一份无法和自己亲生儿子相认的无奈和惆怅。

无论如何,这个皇子还是平安长大,并在宋真宗驾崩后继位,成为了新的皇帝——宋仁宗。此时宋仁宗还年幼,刘娥便临朝称制,实际上掌控了政权。而直到此时,宋仁宗都以为刘娥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1032年李氏去世时,宋仁宗还以为去世的仅仅是一个和自己不相关的前朝妃子。

直到1033年刘娥也去世后,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燕王赵元俨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对宋仁宗说:陛下您实际上是李氏所生,而李氏已经死于非命了,实际意思就是暗指刘娥害死了李氏,宋仁宗得知后大怒。

他一怒之下派兵包围了刘娥的娘家,并亲自赶到李氏停灵的洪福院,不顾大臣的反对开棺验尸。结果发现李氏的容貌就和生前一样,用水银保护得很好,并没有朽坏,身上的衣服也都是皇太后的衣服,也看不出身体有中毒的表现。宋仁宗这才感叹道:“人言不可以轻信啊!”此后更加尊重刘娥的娘家,而造谣的燕王也受到了处罚。

宋仁宗后来询问左右,当时宫里还有少数知道内情的宫女和太监在世,他们都表示李氏确实才是宋仁宗的真正生母,但却否认是刘娥害死了李氏。根据他们的说法,刘娥并没有迫害李氏,反而对她很好。此时刘娥已经去世,这些宫女太监似乎没有理由再为刘娥编造谎言了。于是,宋仁宗追封李氏为皇太后,但依旧承认刘娥的皇太后地位。

而宋仁宗也没有辜负宋真宗、刘娥和李氏的期望,确实成为了一位明君。他一生虽然没有干过秦皇汉武那些改天换地的大事,却注重与民休息,以仁御下,也确实称得上仁君了。

宋仁宗仁厚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在宫里散步,时不时便回头看,左右都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最后宋仁宗走进一个妃子的寝宫,马上对妃子说:“我渴的不行,快给我点水喝。”妃子赶紧拿来水壶,宋仁宗直接拎着壶一通猛灌,可见确实是渴坏了。

妃子便问宋仁宗说:“陛下您都这么渴了,为什么不在外面的时候就让下人准备水,而要忍这么久呢?”

宋仁宗却说:“我回头看时,发现下人们没有准备水壶,显然是疏忽了。要是向他们要水,他们肯定会因为失职而被问罪的。所以就一直忍着,到这里来偷偷喝了。”

还有一次,宋仁宗吃饭时突然吃到一颗小石子,牙齿疼得不行,但还是赶紧告诉身边的宫女太监不要声张:“这可是死罪啊,要是我吃到小石子的事情传出去了,恐怕就有人要被处死了。”宋仁宗自己都疼得不行了,还担心下人会被处罚,可见他有多么仁厚。

并且宋仁宗的仁厚不仅仅是展现给宫里的人的,对外也是如此。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时,在试卷里写道:我听说皇帝不关心百姓疾苦,也不处理国事,只是整天在宫里沉湎享乐,养了几千个美女,整天吃山珍海味,这是昏君啊。

这话显然是无中生有,宋仁宗的勤政和节俭众所周知,根本就没有沉湎后宫。就连批改试卷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对宋仁宗提出应该追究苏辙造谣诽谤的责任。

宋仁宗却说:“他虽然听信了谣言,但从他的试卷能看出他本质上还是为国为民的。我设立科举,本来就是为了吸引敢说话的人。苏辙这么敢说话,应该给他功名才是。”后来,苏辙果然中举并被重用,在政治、文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上,范仲淹、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种世衡、狄青、柳永、晏殊等知名人物都出现在仁宗在位时期。这种宽容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或许正是宋仁宗一朝人才辈出的原因。宋仁宗无愧于自己“仁宗”的庙号,也确实是一位明君。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