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开封古城和古运河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完整的古运河生活画卷,非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莫属。

宋代沿袭五代旧制,以汴梁之地为东京,定都于此。

《清明上河图》以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为起点,向西沿汴河溯流而上,经过内城通津门外的土桥,到繁华的保康门街,向人们展示了汴梁城内外店铺林立的繁荣城市商业文化景观。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城市经年累月的发展中形成的,既有民族性,又有地域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类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传统建筑同样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在不断地修复、重建中,接受传统与外来文化的支配与影响、同化与融合,形成风格各异又相互协调的群体形式,体现出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由于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周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因此,北宋东京城共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墙,其中外城周长“五十里一百六十步”,规模庞大,著名的州桥、金明池、琼林苑等文化景观都包含在内。同时,开封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市基址未发生较大偏移的独特古城。遗憾的是,因地处黄河岸边,开封城多次遭黄河决口淹没,淤泥填塞,特别是明末李自成率农民军决黄河水灌城,致使开封城毁于一旦。

近20余年来的考古调查已经初步证明,在开封城市地下3~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古代城池,其中包括地下约3米处的清代开封城,56米处的明开封城,8~10米处的北宋东京城,12~14米处的战国魏国大梁城,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文化景观。

开封并不是一个因运河而生的城市,但是运河的开通确实让这个城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晚唐时即有“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漕运”的说法,通淮湖之漕运,即是说开封和漕扬地区的联系,江南地区的粮食经漕运转运到这里,使得开封成为南北交流的要津。

在开封的古都城复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几条河流,其中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和蔡河。

《清明上河图》里记录的繁华景象即是由这几条河的汇流缔造的。因为有这几条河流在,江南地区的鱼米便可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输送,使得开封虽地处内陆,却也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和更复杂的社会活动。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这句在开封流传的民谣,说明了大运河与开封的关系。汴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时期东京城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面。

《清明上河图》中,“上河”即是指汴河,其中一些细节反映了当时汴河漕运的景象。正是这条人工河流,让汴京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北宋灭亡后,受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汴河的作用大减,并很快断流。元、明、清建都北京,漕运改由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担负,汴河逐渐被黄河泥沙淤没于今开封城下数米乃至十数米之处。

通过对东京城遗址和古马道遗址考古发现,地下很深的地方都是黄河淤积而成的沙土。自上而下,明清、元、隋唐的底层分层非常明显。这样,才形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观。而曾给开封带来辉煌的汴河,早已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从人们眼前消失,深深地掩埋在地下。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07年开始开展的“隋唐大运河开封段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发现,汴河在开封境内可分为东京城区内和城外两部分。东京城区段运河故道已经深埋地下10米左右,河床宽度14~23米,州桥、虹桥、汴河粮仓等重要遗址就在该段汴河。东京城区外的汴河故道在开封境内全长80千米左右,但也同样多淤没于地表以下,仅部分地段地表尚存洼地。

黄沙已经掩埋了曾经的街市和桥梁,但是却掩埋不了历史的记忆,如今开封已经成为大运河线性景观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曾因运河而生的许多繁华虽然早已不再,但历史已经将一段特别的文化记忆烙刻在这座城市的深处。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