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发现 > 正文

尚书“西伯戡黎”:战国竹简改写认知 难怪纣王一直不打姬周

根据《史记》的记载,纣王释放了姬昌之后,姬昌先后攻打了犬戎、密须、耆国、邘国和崇国。然而,在攻打耆国后,商朝的祖尹感到忧心忡忡,但纣王却说:“难道没有天命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尚书》则记载:“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这之后是祖尹与纣王的对话,与《史记》中的内容大致相符《史记》中的“伐耆”和《尚书》中的“戡黎”指的是同一件事情,耆国即黎国。问题在于,《尚书》所记载的早于《史记》,只提到了西伯戡黎”,没有明确指出西伯是姬昌还是姬发。自西汉以来,学者们通常认为西伯指的是姬昌,但宋代的学者认为西伯是指姬发,即姬发戡黎。

一、姬昌攻打黎国的逻辑不合理

所谓黎国,在《周本纪》中被称为耆国,在《殷本纪》中则称之为“饥国”。黎国位于今天的山西长治黎城县境内,距离商朝的都城安阳只有150公里,是商朝核心地区的一个诸侯国,也是殷商的忠实盟友。更重要的是,黎国离殷都非常近,但对于周人来说则很远,这就出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

根据《史记》的记载,姬昌晚年的征伐顺序是“犬戎、密须、耆国、邘国、崇国”。然而,从陕西宝鸡岐山到山西长治的距离近700公里,以当时的生产力来看,这是一个超出想象的深入敌境的行动。周围的殷商势力强大,姬昌为何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旦姬昌远征黎国,他将面临被敌人切断后路的风险。尤其重要的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即便纣王讨厌黎国,他也应该担心姬昌接下来会攻打殷都,因为黎国离殷都太近了。因此,商朝肯定会派兵救援黎国。

即便姬昌想要通过戡黎打击商朝和纣王的声望,这样的军事行动只会引起商朝和纣王的更多警觉,甚至会使他们的战略重心转向西方,因为周人已经靠近殷都了。换句话说,姬昌戡黎的行动在政治上收益并不大,而且风险极高。

二、姬发戡黎的可能性

新的研究和发现可能改变了我们对姬昌与姬发的认知。根据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一些学者提出了姬发戡黎的新解释。他们认为姬发是战国时期黎国的征服者,而非姬昌。

这个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姬发是商朝末年的重要人物,他在商朝灭亡后成为黎国的首领,并在战国时期征服了黎国周边的诸侯国。这一观点的主要证据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姬发的名字和黎国的相关铭文。

如果姬发确实是黎国的征服者,那么他戡黎的逻辑就更加合理。姬发作为一个独立的诸侯国首领,不再受制于商朝,他可以自由地选择战略目标,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黎国与殷商的关系。此外,姬发戡黎还可以为他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声望增加。

三、历史推测与研究的不确定性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姬发与黎国战役的历史推测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完全改变传统的姬昌戡黎的观点。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需要更多的考古和文献证据来支持或推翻这些观点。

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出现,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姬发与黎国战役的解析和历史推测,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开放的态度,等待更多的证据和研究结果的出现。

分享至:

考古发现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