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赵括的纸上谈兵:逆势而出不顾父母反对 注定战争必败

赵括的母亲深谙长平之战注定失败,为了防止祸及家族,她公开表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保护赵氏家族:如果赵括获胜,功成名就,赵母说赵括无能、不适合当将军,则是母亲谦虚的说辞。但一旦赵括失败,按照当时的规定,整个家族都将受到责难。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的众多名将都不敢踏足战场,这表明形势极为严峻。赵王可能默认了赵括母亲的说法,否则在大军出征前,赵括的母亲如此表示,赵王不可能继续使用赵括,甚至可能会处死赵括的母亲,至少也会将其关进监狱。几十万大军出征,居然有人公然唱反调,而且还是出征大将的母亲,这在当时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可以推测赵王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能让赵括出征。然而,赵括一旦出征,失败的话将会导致全族遭殃,因此赵括的母亲的抗议,反而成为赵王减轻赵括及其家族罪责的手段,也让赵括在战后没有后顾之忧,只是可惜赵括最终败北,还被白起教训了一番。

当时参与战斗的军队人数被夸大了,还将后勤人员都计算在内。长平之战,赵国注定败北。一方面,两国的综合实力无法相比,秦国在商鞅变法后重视军功,重农抑商,而赵国虽然擅长胡服骑射,但在其他方面相形见绌,尤其是农业方面。另一方面,赵国最害怕的是阵地战,因为他们粮食匮乏,甚至无法借得,廉颇也因此希望通过换将领迅速决战。至于赵括,历史各种记录显示他夸夸其谈,但当时朝堂上上下出奇地一致,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廉颇的坚守实际上是有深意的,历史上处于弱势的名将通常会选择先坚守,然后等待机会。这也说明赵国的国力仍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是李牧,他的作战方式可能也会和廉颇一样,面对匈奴,李牧的战术与廉颇的抗秦如出一辙。而秦国始终在寻求迅速决战,这不仅因为秦军整体实力强于赵军,更重要的是秦军的补给线过长,无法负担长时间的持久战。因此,最后关头,昭襄王带领20万补给部队压上全线。赵括接受命令出征,结果注定是失败的,他言过其实地说能轻松击败秦军,这仅仅表明他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手,对双方的强弱形势毫不了解,怎么可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赵括擅长丛林作战,且在战场上有过战功和威望,但长平之战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在军事层面,而是在粮食。秦国在商鞅改革中取得了军事和农业上的成功,国内还有巴蜀作为粮仓的支持。相反,赵国的胡服骑射局限在军事领域,农业是赵国的短板,而且在寻求其他国家的粮食援助时,秦国成功地在外交上制造了分歧。因此,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在外交层面,赵国都处于被动地位。这场战争不论如何打,赵国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赵括毕竟是一个年轻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从赵括身亡后赵军的崩溃情况来看,这位年轻将领在统帅方面并不差,而且在粮食被切断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了46天,这在当时来说已经相当了不起。赵孝成王自己意志不坚定,一会想战一会想和,与秦昭襄王相比差距不小。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因为某人的错误而导致的,赵括只是其中一个加速赵国灭亡的因素。如果用李牧而不是赵括,最多的结果就是赵国没有死那么惨,还能苟延残喘一些时间。李牧终究有老去的一天,而白起正当壮年。秦国如初升的太阳,正当壮年,而赵国如夕阳西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