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秘志 > 历史趣闻 > 正文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军去往何处?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

大家应该都都知道美剧里“平行世界”这个概念,茫茫宇宙中,我们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或许,在这个世界消失的人类,没准就是去了“平行世界”。

所以那些动不动就消失的人们,压根不是失踪了,只是换了一个居住环境。同理,清朝经历了残酷的战争,百万清军消失不见,直到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那么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大清王朝的灭亡

早期的大清王朝,在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统治下,一度达到巅峰时刻,朝臣遍布世界,场面好不壮观。原本以为清朝可以实现千秋万代,没想到还是草草收场,落下历史帷幕。

这就不得不提及晚清时期,也就是从1840年开始,清朝开始步入“下滑路”。晚清时期,不仅仅是清朝统治的晚期,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沦为世界各国“战利品”屈辱的开始。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人们被西方列强嘲讽为“东亚病夫”,没有丝毫战斗力。西方列强趁机给清政府施压,逼迫他们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领土。

清政府自知打不过对方,只能委曲求全,企图用割地赔款的方式,苟延残喘活着。这下可好了,不仅是英国人尝到了甜头,还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曾经辉煌一世的大清王朝,如今居然沦为“玩物”,真是有苦说不出。清政府何尝何尝不想反击,奈何西方列强武器先进,军队实力雄厚,清朝官兵拿他们没办法。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明白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开展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并且组建了一支先进的军队。为了抵抗西方列强,清政府只能寄希望于此。

而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幡然醒悟,一个大国居然被岛国给打败了,简直是奇耻大辱。清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保住大清王脉。这才有了《马关条约》的出现,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欺负,作出退让,引起民众的不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击清朝统治,先后爆发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都没能让清政府醒悟,依旧我行我素,甚至还用武力镇压。

最终,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军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上千年的君主制度,正式宣告清王朝的灭亡。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往往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

大清王朝灭亡以后,那一百万的清朝官兵也跟着消失不见了,很多人都好奇他们去了哪里?毕竟这些人难免会闹出事端,还是找到他们为好。可惜,这百万清军就跟进入了“平行世界”一样,彻底消失了。

消失的百万清军

其实,清朝灭亡以后,那些为清朝卖命的官兵,眼看着小命不保,自然就逃之夭夭了。要是被新政府发现,怎么会放过他们。

于是,一些清朝官兵选择卸甲归田,隐姓埋名告老还乡,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还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他们就选择加入了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成为北伐军的一员。

当然,这仅仅是一小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成为土匪,烧杀抢掠,无所不干。毕竟他们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只能选择这样苟活于世。直到1987年,一支军队的出现,让大家开了眼。

原来,清朝灭亡以后,曾经和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被割占的香港地区,那是在九龙和新界的交汇处,有一个叫做“九龙寨”的地方,仍然被清兵占领着,清军们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本身清朝就不复存在了,这些官兵有家回不了,索性就定居在了“九龙寨”成了山大王,靠山吃山,靠说吃水,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就这样,至少有一百万的清军在这里生活着。

这一百万清军才是真聪明,面对清朝的灭亡,他们努力为自己争取活着的机会,甚至还懂得利用条约,给自己争取到了活下去的空间。比起那些选择成为土匪的清军,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或许面临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清兵也是人,他们大多数也是苦命人,给清朝卖命,也不是他们可以决定了的。失去靠山,日子本身就不好过,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幸亏他们不是真的消失了,好在最后被发现了,还给原地解散了,不然他们就要在香港彻底安营扎寨,万一再蹦出来个“土皇帝”,那还了得。

残酷的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那些可怜又可恨的清朝官兵,他们何尝不是如此。他们也想回家,只是他们的身份不允许。如果贸然回家,还会给家人带来灾难。

身为亡国之奴,他们相当于国家的罪人。没有人会同情他们,所以那些清兵只能成为亡命之徒,过着刀口上舔生活的日子。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千万不要选错路,一步错步步错。

总而言之,清朝的覆灭是命中注定,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只能选择顺应时代潮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

和平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任何时候,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需要直面困难,充分了解之后,再下定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减少犯错的概率。

最后,大家认可那一百万清朝官兵的做法吗?你们是如何看待清朝灭亡这件事呢?欢迎随时给我留言评论。

分享至:

历史趣闻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